文学社采风活动当天,山里的雾气比预想的还要浓重。
锦念走在队伍最后,习惯性地观察着地形,有些恍惚。去年她爬山途中偶然遇到了一个年过三旬的女子,因眼缘得到了她的信赖,成了她的徒弟。师父教的防身术里,时刻注意环境是最基本的要诀。
前方苏斯婷的背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她今天穿了件墨绿色风衣,衣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倒有几分像师父演示武术动作时的袍角。
“小心脚下。”
轻柔的提醒声传来时,锦念已经本能地稳住了身形,她早就注意到那块长满青苔的滑石。抬头正对上苏斯婷回望的目光,那双眼睛在雾气中像浸了水的黑曜石。
“谢谢提醒。”锦念微微颔首,条件反射摆出师父教的抱拳礼,又觉得不妥,急忙改成摆手。
苏斯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抿嘴轻笑,“你刚才那个动作……”她比划了一下,“很标准。”
锦念耳根一热。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学姐竟能认出武术手势。
队伍继续前行。路过一处陡坡时,锦念注意到苏斯婷的脚步有些迟疑。她快步上前,伸手虚扶在对方腰后,“这里湿滑,重心放低些。”话音未落,苏斯婷已经一个踉跄。
电光火石间,锦念下意识使出师父教的揽雀尾,一手托住苏斯婷手肘,一手稳住她的肩膀。两人距离骤然拉近,锦念似乎闻到了一缕若有似无的墨香。
“抱歉,我……”苏斯婷站稳后急忙后退,脸颊泛起薄红,“平时确实不太运动。”
锦念这才想起唐果说过,苏斯婷虽然出身军世世家,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文学少女。看着她此刻窘迫的样子,很难想象这就是那个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文学社长。
“习武之人帮扶弱小是本分。”锦念脱口而出,文邹邹的话,让她立刻懊恼自己的用词。
出乎意料,苏斯婷并没有生气。她低头整理衣摆,低笑一声,声音轻得像羽毛,“那……多谢女侠相救?”
这调侃的语气让锦念也忍不住笑了。雾气不知何时散开,阳光穿过云层,照亮了苏斯婷含着笑意的眼角。锦念突然发现,那颗泪痣在阳光下原来是浅浅的褐色,像宣纸上晕开的墨点。
“前面就是观景台了!”唐果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苏斯婷正要转身,忽然从风衣口袋掉出一个小本子。锦念弯腰去捡,瞥见翻开的那页上写满了笔记《论〈黑海〉中的武术描写与情感隐喻》。
“这是?”
“专业习惯。”苏斯婷飞快地夺回本子,耳尖通红,“分析作品时要研究作者的背景知识。”
苏斯婷匆忙离去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有些慌乱,风衣下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像一片不安的树叶。锦念站在原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浅笑。这位平日里从容优雅的文学社长,原来也会有这样失措的时候。
她缓步跟上队伍,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前方那个身影。苏斯婷正在和社员们讲解远处的云海景观,声音清润如泉,手臂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仿佛在描绘一首无形的诗。锦念发现,当她谈论文学时,整个人都焕发着一种独特的光彩。
那是只有真正热爱文学的人才会有的神采。
“在想什么这么出神?”唐果不知何时凑了过来,顺着她的视线望去,了然地眨眨眼,“苏学姐今天是不是特别好看?”
锦念收回目光,轻轻摇头,“我只是觉得,她对文学的热情很纯粹。”
这是实话。在认识苏斯婷之前,锦念从未遇到过能如此精准解读她作品的读者。那些她刻意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那些连苏郁殷都没能察觉的心思,苏斯婷却能一一捕捉,甚至给出比原作者更深刻的见解。
队伍开始下山时,苏斯婷放慢脚步,等锦念走到身侧,“刚才谢谢你。”她的声音很轻,“我确实不太擅长这些户外活动。”
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锦念注意到她说话时睫毛会微微颤动,像蝴蝶的翅膀。
“没关系,各有所长。”锦念不自觉地放柔了声音,“你在讲文学时的样子,就像我师父演练武术时一样专注。”
这句话让苏斯婷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我一直很喜欢会武术的人那种……”她比划了一个手势,“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下山的路变得轻松愉快。苏斯婷谈起最近读的一本武侠小说,锦念则分享师父教的一些基础招式。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落在队伍最后,却谁都没有加快脚步的意思。
锦念发现,和苏斯婷交谈有种奇特的舒适感,不需要刻意寻找话题,也不会因为沉默而尴尬。这位学姐既能敏锐地捕捉她的言外之意,又懂得适时给予思考的空间。
当苏斯婷因为一个文学典故而笑得眉眼弯弯时,锦念心里涌起一种陌生的温暖。这不是对苏郁殷那种揪心的悸动,而是一种更为平和的欣赏。
就像读到一本好书时,既想一口气看完,又舍不得翻得太快。
“下周的读书会,”分别时苏斯婷突然转身,“你会来吗?”
山风吹起她的长发,有几丝拂过锦念的脸颊,带着淡淡的墨香。锦念点点头,突然很期待再次看到这位学姐谈论文学时闪闪发光的模样。
读书会当天,锦念提前十分钟到了文学社活动室。推开门时,却看见一个陌生女孩正踮着脚在书架前翻找什么。女孩穿着印有卡通图案的卫衣,扎着俏皮的丸子头,与活动室典雅的氛围格格不入。
“请问你是……”
女孩闻声回头,露出一张与苏斯婷几分相似却活泼许多的脸,“啊!你就是锦念吧?”她三步并作两步跳过来,“我是苏斯墨,我姐天天在家念叨你。”
锦念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苏斯墨已经自来熟地挽住她的胳膊,“我姐说你写的小说超级棒,特别是那篇《黑海》,她读了至少二十遍!”
“墨墨。”门口传来苏斯婷无奈的声音,“我说过不要随便翻我的书柜。”
苏斯婷今天穿了件浅灰色针织衫,头发用木簪松松挽起,整个人像一幅水墨画。与妹妹的活泼截然不同,她站在那里的姿态沉静如水,只是耳尖微微泛红。
“姐!”苏斯墨吐了吐舌头,“我是在帮你招待客人呀!”
锦念看着这对性格迥异的姐妹,突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习武之人最忌以貌取人”。谁能想到沉稳内敛的文学社长,会有个这么古灵精怪的妹妹?
读书会开始后,苏斯墨赖在角落不肯走,捧着本漫画书假装阅读,眼睛却一直往这边瞟。当讨论到《黑海》的结局时,她突然举手:
“我觉得主角最后应该把信寄出去!”苏斯墨眨着大眼睛,“万一收信人也喜欢她呢?”
活动室里顿时一片寂静。锦念握紧手中的书页,余光瞥见苏斯婷轻轻摇头,嘴角却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艺术创作不是童话故事。”苏斯婷轻声说,目光却落在锦念身上,“但有时候,现实比小说更大胆。”
散会后,苏斯墨被姐姐打发去买饮料。活动室只剩下她们两人,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抱歉,我妹妹太冒失了。”苏斯婷整理着桌上的书籍,“她从小就这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锦念帮忙收拾散落的稿纸,“她很可爱。”顿了顿,“你们姐妹感情很好?”
苏斯婷的动作微微一顿,“嗯,虽然性格不同……”她忽然从一叠文件中抽出一张纸,“这是她画的。”
纸上是一幅夸张的漫画: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明显是苏斯婷)抱着一本书,眼睛变成爱心形状,旁边对话框里写着“这篇小说太棒了!”更夸张的是,书封上赫然写着《黑海》和锦念的名字。
锦念忍俊不禁,却见苏斯婷已经红着脸把画收了起来,“她总爱乱画……”
“画得很传神。”锦念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这话有些暧昧,急忙转移话题,“下周的文学沙龙,你会参加吗?”
苏斯婷抬起头,阳光在她的泪痣上投下细碎的光点,“如果你来,我就去。”
这时苏斯墨突然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三杯奶茶,“我买了锦念同学最喜欢的茉莉奶绿!”她狡黠地眨眨眼,“我可是打听了好久才知道的口味哦~”
锦念道谢接过奶茶,指尖不小心碰到苏斯婷的手指。温热的触感让她心头一跳,抬头正对上苏斯婷含着笑意的眼睛,这一刻,她忽然理解了苏斯墨画中那个爱心眼的含义。
锦念走在队伍最后,习惯性地观察着地形,有些恍惚。去年她爬山途中偶然遇到了一个年过三旬的女子,因眼缘得到了她的信赖,成了她的徒弟。师父教的防身术里,时刻注意环境是最基本的要诀。
前方苏斯婷的背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她今天穿了件墨绿色风衣,衣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倒有几分像师父演示武术动作时的袍角。
“小心脚下。”
轻柔的提醒声传来时,锦念已经本能地稳住了身形,她早就注意到那块长满青苔的滑石。抬头正对上苏斯婷回望的目光,那双眼睛在雾气中像浸了水的黑曜石。
“谢谢提醒。”锦念微微颔首,条件反射摆出师父教的抱拳礼,又觉得不妥,急忙改成摆手。
苏斯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抿嘴轻笑,“你刚才那个动作……”她比划了一下,“很标准。”
锦念耳根一热。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学姐竟能认出武术手势。
队伍继续前行。路过一处陡坡时,锦念注意到苏斯婷的脚步有些迟疑。她快步上前,伸手虚扶在对方腰后,“这里湿滑,重心放低些。”话音未落,苏斯婷已经一个踉跄。
电光火石间,锦念下意识使出师父教的揽雀尾,一手托住苏斯婷手肘,一手稳住她的肩膀。两人距离骤然拉近,锦念似乎闻到了一缕若有似无的墨香。
“抱歉,我……”苏斯婷站稳后急忙后退,脸颊泛起薄红,“平时确实不太运动。”
锦念这才想起唐果说过,苏斯婷虽然出身军世世家,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文学少女。看着她此刻窘迫的样子,很难想象这就是那个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文学社长。
“习武之人帮扶弱小是本分。”锦念脱口而出,文邹邹的话,让她立刻懊恼自己的用词。
出乎意料,苏斯婷并没有生气。她低头整理衣摆,低笑一声,声音轻得像羽毛,“那……多谢女侠相救?”
这调侃的语气让锦念也忍不住笑了。雾气不知何时散开,阳光穿过云层,照亮了苏斯婷含着笑意的眼角。锦念突然发现,那颗泪痣在阳光下原来是浅浅的褐色,像宣纸上晕开的墨点。
“前面就是观景台了!”唐果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苏斯婷正要转身,忽然从风衣口袋掉出一个小本子。锦念弯腰去捡,瞥见翻开的那页上写满了笔记《论〈黑海〉中的武术描写与情感隐喻》。
“这是?”
“专业习惯。”苏斯婷飞快地夺回本子,耳尖通红,“分析作品时要研究作者的背景知识。”
苏斯婷匆忙离去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有些慌乱,风衣下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像一片不安的树叶。锦念站在原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浅笑。这位平日里从容优雅的文学社长,原来也会有这样失措的时候。
她缓步跟上队伍,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前方那个身影。苏斯婷正在和社员们讲解远处的云海景观,声音清润如泉,手臂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仿佛在描绘一首无形的诗。锦念发现,当她谈论文学时,整个人都焕发着一种独特的光彩。
那是只有真正热爱文学的人才会有的神采。
“在想什么这么出神?”唐果不知何时凑了过来,顺着她的视线望去,了然地眨眨眼,“苏学姐今天是不是特别好看?”
锦念收回目光,轻轻摇头,“我只是觉得,她对文学的热情很纯粹。”
这是实话。在认识苏斯婷之前,锦念从未遇到过能如此精准解读她作品的读者。那些她刻意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那些连苏郁殷都没能察觉的心思,苏斯婷却能一一捕捉,甚至给出比原作者更深刻的见解。
队伍开始下山时,苏斯婷放慢脚步,等锦念走到身侧,“刚才谢谢你。”她的声音很轻,“我确实不太擅长这些户外活动。”
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锦念注意到她说话时睫毛会微微颤动,像蝴蝶的翅膀。
“没关系,各有所长。”锦念不自觉地放柔了声音,“你在讲文学时的样子,就像我师父演练武术时一样专注。”
这句话让苏斯婷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我一直很喜欢会武术的人那种……”她比划了一个手势,“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下山的路变得轻松愉快。苏斯婷谈起最近读的一本武侠小说,锦念则分享师父教的一些基础招式。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落在队伍最后,却谁都没有加快脚步的意思。
锦念发现,和苏斯婷交谈有种奇特的舒适感,不需要刻意寻找话题,也不会因为沉默而尴尬。这位学姐既能敏锐地捕捉她的言外之意,又懂得适时给予思考的空间。
当苏斯婷因为一个文学典故而笑得眉眼弯弯时,锦念心里涌起一种陌生的温暖。这不是对苏郁殷那种揪心的悸动,而是一种更为平和的欣赏。
就像读到一本好书时,既想一口气看完,又舍不得翻得太快。
“下周的读书会,”分别时苏斯婷突然转身,“你会来吗?”
山风吹起她的长发,有几丝拂过锦念的脸颊,带着淡淡的墨香。锦念点点头,突然很期待再次看到这位学姐谈论文学时闪闪发光的模样。
读书会当天,锦念提前十分钟到了文学社活动室。推开门时,却看见一个陌生女孩正踮着脚在书架前翻找什么。女孩穿着印有卡通图案的卫衣,扎着俏皮的丸子头,与活动室典雅的氛围格格不入。
“请问你是……”
女孩闻声回头,露出一张与苏斯婷几分相似却活泼许多的脸,“啊!你就是锦念吧?”她三步并作两步跳过来,“我是苏斯墨,我姐天天在家念叨你。”
锦念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苏斯墨已经自来熟地挽住她的胳膊,“我姐说你写的小说超级棒,特别是那篇《黑海》,她读了至少二十遍!”
“墨墨。”门口传来苏斯婷无奈的声音,“我说过不要随便翻我的书柜。”
苏斯婷今天穿了件浅灰色针织衫,头发用木簪松松挽起,整个人像一幅水墨画。与妹妹的活泼截然不同,她站在那里的姿态沉静如水,只是耳尖微微泛红。
“姐!”苏斯墨吐了吐舌头,“我是在帮你招待客人呀!”
锦念看着这对性格迥异的姐妹,突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习武之人最忌以貌取人”。谁能想到沉稳内敛的文学社长,会有个这么古灵精怪的妹妹?
读书会开始后,苏斯墨赖在角落不肯走,捧着本漫画书假装阅读,眼睛却一直往这边瞟。当讨论到《黑海》的结局时,她突然举手:
“我觉得主角最后应该把信寄出去!”苏斯墨眨着大眼睛,“万一收信人也喜欢她呢?”
活动室里顿时一片寂静。锦念握紧手中的书页,余光瞥见苏斯婷轻轻摇头,嘴角却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艺术创作不是童话故事。”苏斯婷轻声说,目光却落在锦念身上,“但有时候,现实比小说更大胆。”
散会后,苏斯墨被姐姐打发去买饮料。活动室只剩下她们两人,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抱歉,我妹妹太冒失了。”苏斯婷整理着桌上的书籍,“她从小就这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锦念帮忙收拾散落的稿纸,“她很可爱。”顿了顿,“你们姐妹感情很好?”
苏斯婷的动作微微一顿,“嗯,虽然性格不同……”她忽然从一叠文件中抽出一张纸,“这是她画的。”
纸上是一幅夸张的漫画: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明显是苏斯婷)抱着一本书,眼睛变成爱心形状,旁边对话框里写着“这篇小说太棒了!”更夸张的是,书封上赫然写着《黑海》和锦念的名字。
锦念忍俊不禁,却见苏斯婷已经红着脸把画收了起来,“她总爱乱画……”
“画得很传神。”锦念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这话有些暧昧,急忙转移话题,“下周的文学沙龙,你会参加吗?”
苏斯婷抬起头,阳光在她的泪痣上投下细碎的光点,“如果你来,我就去。”
这时苏斯墨突然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三杯奶茶,“我买了锦念同学最喜欢的茉莉奶绿!”她狡黠地眨眨眼,“我可是打听了好久才知道的口味哦~”
锦念道谢接过奶茶,指尖不小心碰到苏斯婷的手指。温热的触感让她心头一跳,抬头正对上苏斯婷含着笑意的眼睛,这一刻,她忽然理解了苏斯墨画中那个爱心眼的含义。
随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