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明知道离开对于林季安来说其实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但对于明德帝后半句话,他知道林季安从没这么想过。
原本在昨日他一直害怕林季安会站在他对立面,直到他们在太和殿掩护他和明德帝离开,以及自己后来在宫里想办法去接应孙大人的途中遇到林季安。
赵奕明刚张开口想帮着说点什么,却林季安打断了。
“陛下,我没有离开的打算,也没有……其他的要求。”
明德帝在经过一段急喘之后,怔怔地看向林季安。
“你……你不是恨朕吗?”
明德帝对上林季安的目光,意外发现他深邃如渊的眼中现在满是平静,没有他想象中的疏离与冷厉,似乎还是以往那个在朝堂上能够直言不讳的林大人。
林季安还记得第一次对上这双眼睛时,当时自己是害怕的,看了一眼之后,很快又低下了头。再后来看到时,他已经及冠了。他敢正视上去,眼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是忠信。不得不说明德帝对自己每每提出来的进言基本上都是准许,对朝中其他大臣的上奏也有是非之分,这样一位君主于大周而言,是幸事。
“恨,是对于我父亲死在您的剑下,杀父之仇,我无法忘记。但是我愿意继续留在这里,是因为于天下,于百姓,陛下确实做到了一位明君该做的事情,这也是父亲希望看到的局面。”
在太和殿里听到林相死去的真正原因,陆琰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担心林季安会接受不了。但是在他们眼神相接过后,陆琰便放下心来,也知道了他心中的想法。
此刻陆琰就站在林季安身后,两人距离不远,陆琰就这么看着他的侧脸,想起了几个月前林季安在林府说过的话,是他们相识不久,夜晚相遇坐在院中凉亭的那一次。
林季安暗自深深吸了一口气,只有陆琰注意到了这一点。
“我想当初父亲阻止陛下,更多是希望陛下不要被一时的冲动蒙蔽了双眼。毕竟以后是否会后悔这么做没办法断定,可在当时,内心一定是痛苦的。”
林季安说这些话没有带上半点犹豫,放在平日里,这个可以算对皇上的大不敬了。
明德帝收回投在林季安身上的目光,空空的看向上方,眼中的涣散充斥着他现在的无力。
“太子还有阿琰……你们先出去,朕有话要对林大人说。”
等两人离开,林季安问道:“陛下是想说什么?”
“这个毒在朕身子里沉的太久了……一夜,太医都没办法给出能治好的法子,只能先吊着朕这一条命。”明德帝自嘲般笑了笑,不过没有笑出声,只有些气息,伴随着略微发乌的嘴唇的话语一道出来。
“之前朕问过你,你觉得明儿怎么样,你说他已经开始心系大周了,愿意学,是好事。”
林季安想起了那一次,当时他与赵奕明的接触不算太多,但确实能看出来这位太子的心性。
明德帝的语速越来越慢,每说完一句话都要缓上片刻:“早朝……明日又会继续了,朕没办法上朝。”
林季安大概猜到了他接下来的打算,明德帝说完下一句话后,与他所想的分毫不差。
“朕会让明儿监国。以前的事,他什么也不知道,你愿意的话,就在他身侧辅佐吧。要是只想安安稳稳,朕也不拦你。”
“陛下,这也是我也意思。”林季安直言道,“我会留下来,但前提是,得由殿下统领朝纲。”
繁城难得拨云见日,一束日光打进陆琰和赵奕明站在的宫廊下。明德帝寝殿周围相当静谧,门边的一排白皮松成了这殿前的唯一点缀。
“大概就是这样,孙大人赶得及时,不然我也不知道该怎办了。”赵奕明的手搭在了石栏上,眼神虚虚看着前面的方砖。
陆琰就这么听着,浅浅笑了一笑:“殿下做得好。”
赵奕明转头看了一眼陆琰,也浅笑了一下,像是有几分无奈:“我能做的事很多,也不是全靠你们,别把我想的那么没用。”
两人静了一会,赵奕明咬着唇,犹豫很久终于将心中憋着的事问出口:“陆琰,你和林大人……你们会留下来吗?”
这个留下来,不是单单留在繁城这么简单。赵奕明越说越没有底气,说到底,他其实也没有这样的资格要求他们。现在他的语气,似乎还带了一丝恳求的意味。
“殿下多虑了。”陆琰朝他扬头,“还没到七老八十,跑不动。”
身后脚步声想起,两人回过身,陆琰正好对上林季安的眼睛:“说完了?”
“嗯。”林季安点点头,接着对赵奕明道,“殿下,陛下叫您。”
赵奕明迟钝“哦”了一声,然后对陆琰和林季安道:“那个,马车已经叫人准备好了,你们先过去吧,我晚些再来。”
原本的打算,林季安和陆琰来了明德帝寝殿之后便去找孙大人一同去大牢,关于这次的谋反,他们还有一些事情需要问清楚。
马车里,陆琰发现林季安明显心不在焉,虽然不知道刚才陛下跟他谈了些什么,但此刻林季安疲惫的模样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季安。”陆琰轻叫了他一声。
这次林季安倒是反应很快,听见陆琰的声音很快就回应了他:“嗯?”
陆琰往他身旁靠了靠,将一只手拢在林季安放在坐垫的手背上:“想听听殿下是怎么联系到孙大人的吗?你应该还没来得及听他讲。”
的确如此,昨天林季安遇到赵奕明后,虽然有些意外,但那时不是问底的时候。
“所以殿下和孙大人是怎么恰好赶回来的?”
见林季安不再沉默,陆琰也松了一口气:“那天我们先一步离开之后,殿下自己其实也着急,加快了回来的速度。没两天在中途,他们遇上了孙大人的人。”
“中途遇上的,这么说孙大人也曾派人回来繁城过?”
“对。”陆琰把林季安的手拉到了自己膝上,整个人再一次挪动过去,两个人腿贴腿挨在一起。
“昨晚半夜回来的时候孙大人跟我说,他南下后发现朝廷又派了不少兵马跟过来,认为实在不需要这些,太招摇不说,于繁城而言这样的风险也大,便给陛下上奏过一道折子,请求让那些人回去。但后来还是觉得不妥,便让一些人在陛下应允之前先回去,日后若是责怪起来,孙大人一人承担。”
林季安若有所思:“所以殿下碰到的是孙大人先一步派回来的兵马。那之前殿下还不清楚孙大人离了繁城的事情,可繁城大抵情况有变,殿下便因为他们先去联系上了孙大人。”
陆琰笑了一声:“对,就是这样。”
林季安细细想过之后,感觉还是有点不对:“我记得昨日孙大人带回来的人里,除了繁城的将士,好像还有其他的人,他们不像是城中或者宫里的。”
有点意外,陆琰没想到林季安还看出来了那种细微的差别。
“他们是上谷还有盂城的地方军。以防万一,只能先将附近两城的兵马调过来,派上用场,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地方军?林季安记得赵奕明之前告诉过他,想要调地方军,除了必须有太尉和兵部尚书手中的调令,还需要陆将军的令牌。
可兵书尚书的调令已经明显不可能得到,陆将军又远在边境,何以这么快拿到他那边的那份?
林季安问道:“可地方军不是需要三令才调得动,孙大人一人……”
陆琰摇着头:“不是孙大人调来这两城的地方军,是殿下,他比孙大人早一步到盂城。”
林季安有些诧异:“殿下他,怎么说动盂城和上谷的县令的?若地方军轻易离城,对他们来说那就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这个殿下就没有细说了。”陆琰长叹了一声,“想来也不容易。”
林季安没有做声地点了点头,蓦然想起一件事,他开口:“竹依也是同殿下一起回来的,但她不善骑马,他们是怎么这么快赶到的?”
陆琰看向他:“马车跑不了这么快,除了同乘一匹,暂时想不到别的。”
“难怪……”林季安独自呢喃。
“怎么了?”陆琰不解。
林季安垂下眸:“李叔留了信,他知道竹依和殿下的事了,也知道了殿下的身份。想来他不知道如何跟我直接说这件事,就写了信,没想到成了最后留下的东西。”
陆琰想起来昨晚到林季安书房时桌上放着的信笺,应该就是那个了。他扣住林季安的手拉倒自己胸前:“李叔也很在意你。”
林季安勾了一下唇:“那是当然。”
没多久,马车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有人骑马在马车前停了下来。
“敢问是陆侯爷吗?”那人问道。
陆琰在里面应了一声:“是。”
“禀侯爷。”外面的人勒住缰绳往马车窗前靠了一些,“孙大人派属下通传,大人已经先去兵部的大牢了,侯爷可以直接前往兵部,无需再绕行。”
“好,我知道了。”
陆琰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沉,他清了清嗓,随即对车夫道:“去兵部。”
林季安从陆琰面前退开些许,拭去了嘴边的水渍,小声道:“我都知道,不用担心我。”
兵部的大牢在宫外不远处,这里戒备极度森严,一直以来都是层层兵力把守。下了马车,陆琰和林季安走了一段距离,才到兵部大牢的大门。
“孙大人。”
“孙大人。”
孙义德在大门外跟玄武军交待什么,听到有人叫他,才回过头:“阿琰,林大人也来了。”
他紧接着跟玄武军说了两句话之后,朝陆琰和林季安这边走过来:“想了一些事,就提前过来交代两句。我们先现在进去吧,估计那几个老家伙也受不了了。”
大牢里很空旷,主要关了赵寰一行人还有金戈军中的几个将领,而金戈军剩下的大部队,被卸去兵甲,压去了其他地方看守。
为了不让他们有什么接触的机会,每个人隔了好几堵墙分开关押。
“分开问吧,一起问下去一时半会怕是问不完。”孙义德看了看身后两人。
林季安先点了头:“我先去何大人那里,有些事我还得弄清楚。”
陆琰刚张开口,想说跟林季安一起去,林季安便说:“我自己去就行。”
他是看着陆琰说的。
然而孙义德丝毫没有看出其中的端倪:“行,何罄宗那边林大人去的确比较稳妥。阿琰,你呢?”
“胡昆重吧。”陆琰犹豫了一会。
“好,那我就先去审问那些个喽啰,先吓吓他们,量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假话。”
胡昆重和何罄宗被关在同一片地方,林季安和陆琰过去的一路上都能看到驻守在大牢附近的玄武兵,并且还有不少。何罄宗关押的地方在胡昆重前面第三间牢房,林季安站定脚步,门口的玄武兵打开了牢门。
陆琰隔着铁栏瞟了一眼里面那人,神色有些阴郁,听陈澜说何罄宗曾想过射杀林季安:“小心一些,有需要叫我。”
“嗯。”
“咔哒”,牢门重新关上。何罄宗闭眼端坐在角落边的石床上,听到脚步声靠近,这才睁开眼睛。
“林大人是来看我的笑话的吧。”
“何大人。”牢房中有桌椅,林季安走上前坐下,“我们谈谈。”
“我觉得我们已经没什么可以谈的了,一切都如林大人所见一般。”
林季安开门见山道:“当初在县衙查账的时候,何大人早已经知道账簿的对不了,对吧。”
何罄宗冷哼一声:“若不是林大人执意要查到底,后面也许还没有这么多事。牢狱之灾,终究是大人自找的。”
“恐怕我就算不查,想必何大人也会给我安排一些‘牢狱之灾’,时间早晚的事情罢了。”
何罄宗终于看向林季安:“林大人似乎很有把握觉得我会这么做。”
林季安笑道:“难道不是吗?自我成为县令的那一刻,第一次来到衙里,何大人接见我的时候。”
何罄宗许久没有说话,直到外面又有一批玄武兵巡视而来,路过时发出的声音将此刻的沉静打破。
“我一介寒窗苦读近十多载,好不容易考取功名的普通人,从三山一路北上至繁城,原以为可以进官加爵,总有步入朝堂的那一日。却不曾想在这繁城县丞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差不多二十年,迎来送走的县令不少,没想到还能看见才及冠就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人。林府少爷,林相之子,就是这么容易。任凭我再怎么任劳任怨,也比不过达官显贵,我若是不恨你,谁来可怜我?”
林季安的手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但没有发出声音:“我的确能很轻易做到何大人这些年来需要费不少功夫才能完成的事情。达官显贵,我没办法反驳。但是论能力,我高你一筹,这也是我能坐到这里步入朝堂的原因,何大人需要知道这一点。”
“你……”何罄宗第一次见道这么直言不讳的林季安,一时哑口无言。
“我还得提醒何大人另一件事情,担心何大人忘记。”林季安收回手站起身,“锦昭二十三年,当时的繁城县丞奉命前往添州。”
何罄宗神色变了,他惊愕看向林季安。
“何大人需要记住那一条命,否则别说繁城县令,就算是繁城,你也未必能涉足。”
原本在昨日他一直害怕林季安会站在他对立面,直到他们在太和殿掩护他和明德帝离开,以及自己后来在宫里想办法去接应孙大人的途中遇到林季安。
赵奕明刚张开口想帮着说点什么,却林季安打断了。
“陛下,我没有离开的打算,也没有……其他的要求。”
明德帝在经过一段急喘之后,怔怔地看向林季安。
“你……你不是恨朕吗?”
明德帝对上林季安的目光,意外发现他深邃如渊的眼中现在满是平静,没有他想象中的疏离与冷厉,似乎还是以往那个在朝堂上能够直言不讳的林大人。
林季安还记得第一次对上这双眼睛时,当时自己是害怕的,看了一眼之后,很快又低下了头。再后来看到时,他已经及冠了。他敢正视上去,眼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是忠信。不得不说明德帝对自己每每提出来的进言基本上都是准许,对朝中其他大臣的上奏也有是非之分,这样一位君主于大周而言,是幸事。
“恨,是对于我父亲死在您的剑下,杀父之仇,我无法忘记。但是我愿意继续留在这里,是因为于天下,于百姓,陛下确实做到了一位明君该做的事情,这也是父亲希望看到的局面。”
在太和殿里听到林相死去的真正原因,陆琰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担心林季安会接受不了。但是在他们眼神相接过后,陆琰便放下心来,也知道了他心中的想法。
此刻陆琰就站在林季安身后,两人距离不远,陆琰就这么看着他的侧脸,想起了几个月前林季安在林府说过的话,是他们相识不久,夜晚相遇坐在院中凉亭的那一次。
林季安暗自深深吸了一口气,只有陆琰注意到了这一点。
“我想当初父亲阻止陛下,更多是希望陛下不要被一时的冲动蒙蔽了双眼。毕竟以后是否会后悔这么做没办法断定,可在当时,内心一定是痛苦的。”
林季安说这些话没有带上半点犹豫,放在平日里,这个可以算对皇上的大不敬了。
明德帝收回投在林季安身上的目光,空空的看向上方,眼中的涣散充斥着他现在的无力。
“太子还有阿琰……你们先出去,朕有话要对林大人说。”
等两人离开,林季安问道:“陛下是想说什么?”
“这个毒在朕身子里沉的太久了……一夜,太医都没办法给出能治好的法子,只能先吊着朕这一条命。”明德帝自嘲般笑了笑,不过没有笑出声,只有些气息,伴随着略微发乌的嘴唇的话语一道出来。
“之前朕问过你,你觉得明儿怎么样,你说他已经开始心系大周了,愿意学,是好事。”
林季安想起了那一次,当时他与赵奕明的接触不算太多,但确实能看出来这位太子的心性。
明德帝的语速越来越慢,每说完一句话都要缓上片刻:“早朝……明日又会继续了,朕没办法上朝。”
林季安大概猜到了他接下来的打算,明德帝说完下一句话后,与他所想的分毫不差。
“朕会让明儿监国。以前的事,他什么也不知道,你愿意的话,就在他身侧辅佐吧。要是只想安安稳稳,朕也不拦你。”
“陛下,这也是我也意思。”林季安直言道,“我会留下来,但前提是,得由殿下统领朝纲。”
繁城难得拨云见日,一束日光打进陆琰和赵奕明站在的宫廊下。明德帝寝殿周围相当静谧,门边的一排白皮松成了这殿前的唯一点缀。
“大概就是这样,孙大人赶得及时,不然我也不知道该怎办了。”赵奕明的手搭在了石栏上,眼神虚虚看着前面的方砖。
陆琰就这么听着,浅浅笑了一笑:“殿下做得好。”
赵奕明转头看了一眼陆琰,也浅笑了一下,像是有几分无奈:“我能做的事很多,也不是全靠你们,别把我想的那么没用。”
两人静了一会,赵奕明咬着唇,犹豫很久终于将心中憋着的事问出口:“陆琰,你和林大人……你们会留下来吗?”
这个留下来,不是单单留在繁城这么简单。赵奕明越说越没有底气,说到底,他其实也没有这样的资格要求他们。现在他的语气,似乎还带了一丝恳求的意味。
“殿下多虑了。”陆琰朝他扬头,“还没到七老八十,跑不动。”
身后脚步声想起,两人回过身,陆琰正好对上林季安的眼睛:“说完了?”
“嗯。”林季安点点头,接着对赵奕明道,“殿下,陛下叫您。”
赵奕明迟钝“哦”了一声,然后对陆琰和林季安道:“那个,马车已经叫人准备好了,你们先过去吧,我晚些再来。”
原本的打算,林季安和陆琰来了明德帝寝殿之后便去找孙大人一同去大牢,关于这次的谋反,他们还有一些事情需要问清楚。
马车里,陆琰发现林季安明显心不在焉,虽然不知道刚才陛下跟他谈了些什么,但此刻林季安疲惫的模样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季安。”陆琰轻叫了他一声。
这次林季安倒是反应很快,听见陆琰的声音很快就回应了他:“嗯?”
陆琰往他身旁靠了靠,将一只手拢在林季安放在坐垫的手背上:“想听听殿下是怎么联系到孙大人的吗?你应该还没来得及听他讲。”
的确如此,昨天林季安遇到赵奕明后,虽然有些意外,但那时不是问底的时候。
“所以殿下和孙大人是怎么恰好赶回来的?”
见林季安不再沉默,陆琰也松了一口气:“那天我们先一步离开之后,殿下自己其实也着急,加快了回来的速度。没两天在中途,他们遇上了孙大人的人。”
“中途遇上的,这么说孙大人也曾派人回来繁城过?”
“对。”陆琰把林季安的手拉到了自己膝上,整个人再一次挪动过去,两个人腿贴腿挨在一起。
“昨晚半夜回来的时候孙大人跟我说,他南下后发现朝廷又派了不少兵马跟过来,认为实在不需要这些,太招摇不说,于繁城而言这样的风险也大,便给陛下上奏过一道折子,请求让那些人回去。但后来还是觉得不妥,便让一些人在陛下应允之前先回去,日后若是责怪起来,孙大人一人承担。”
林季安若有所思:“所以殿下碰到的是孙大人先一步派回来的兵马。那之前殿下还不清楚孙大人离了繁城的事情,可繁城大抵情况有变,殿下便因为他们先去联系上了孙大人。”
陆琰笑了一声:“对,就是这样。”
林季安细细想过之后,感觉还是有点不对:“我记得昨日孙大人带回来的人里,除了繁城的将士,好像还有其他的人,他们不像是城中或者宫里的。”
有点意外,陆琰没想到林季安还看出来了那种细微的差别。
“他们是上谷还有盂城的地方军。以防万一,只能先将附近两城的兵马调过来,派上用场,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地方军?林季安记得赵奕明之前告诉过他,想要调地方军,除了必须有太尉和兵部尚书手中的调令,还需要陆将军的令牌。
可兵书尚书的调令已经明显不可能得到,陆将军又远在边境,何以这么快拿到他那边的那份?
林季安问道:“可地方军不是需要三令才调得动,孙大人一人……”
陆琰摇着头:“不是孙大人调来这两城的地方军,是殿下,他比孙大人早一步到盂城。”
林季安有些诧异:“殿下他,怎么说动盂城和上谷的县令的?若地方军轻易离城,对他们来说那就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这个殿下就没有细说了。”陆琰长叹了一声,“想来也不容易。”
林季安没有做声地点了点头,蓦然想起一件事,他开口:“竹依也是同殿下一起回来的,但她不善骑马,他们是怎么这么快赶到的?”
陆琰看向他:“马车跑不了这么快,除了同乘一匹,暂时想不到别的。”
“难怪……”林季安独自呢喃。
“怎么了?”陆琰不解。
林季安垂下眸:“李叔留了信,他知道竹依和殿下的事了,也知道了殿下的身份。想来他不知道如何跟我直接说这件事,就写了信,没想到成了最后留下的东西。”
陆琰想起来昨晚到林季安书房时桌上放着的信笺,应该就是那个了。他扣住林季安的手拉倒自己胸前:“李叔也很在意你。”
林季安勾了一下唇:“那是当然。”
没多久,马车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有人骑马在马车前停了下来。
“敢问是陆侯爷吗?”那人问道。
陆琰在里面应了一声:“是。”
“禀侯爷。”外面的人勒住缰绳往马车窗前靠了一些,“孙大人派属下通传,大人已经先去兵部的大牢了,侯爷可以直接前往兵部,无需再绕行。”
“好,我知道了。”
陆琰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沉,他清了清嗓,随即对车夫道:“去兵部。”
林季安从陆琰面前退开些许,拭去了嘴边的水渍,小声道:“我都知道,不用担心我。”
兵部的大牢在宫外不远处,这里戒备极度森严,一直以来都是层层兵力把守。下了马车,陆琰和林季安走了一段距离,才到兵部大牢的大门。
“孙大人。”
“孙大人。”
孙义德在大门外跟玄武军交待什么,听到有人叫他,才回过头:“阿琰,林大人也来了。”
他紧接着跟玄武军说了两句话之后,朝陆琰和林季安这边走过来:“想了一些事,就提前过来交代两句。我们先现在进去吧,估计那几个老家伙也受不了了。”
大牢里很空旷,主要关了赵寰一行人还有金戈军中的几个将领,而金戈军剩下的大部队,被卸去兵甲,压去了其他地方看守。
为了不让他们有什么接触的机会,每个人隔了好几堵墙分开关押。
“分开问吧,一起问下去一时半会怕是问不完。”孙义德看了看身后两人。
林季安先点了头:“我先去何大人那里,有些事我还得弄清楚。”
陆琰刚张开口,想说跟林季安一起去,林季安便说:“我自己去就行。”
他是看着陆琰说的。
然而孙义德丝毫没有看出其中的端倪:“行,何罄宗那边林大人去的确比较稳妥。阿琰,你呢?”
“胡昆重吧。”陆琰犹豫了一会。
“好,那我就先去审问那些个喽啰,先吓吓他们,量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假话。”
胡昆重和何罄宗被关在同一片地方,林季安和陆琰过去的一路上都能看到驻守在大牢附近的玄武兵,并且还有不少。何罄宗关押的地方在胡昆重前面第三间牢房,林季安站定脚步,门口的玄武兵打开了牢门。
陆琰隔着铁栏瞟了一眼里面那人,神色有些阴郁,听陈澜说何罄宗曾想过射杀林季安:“小心一些,有需要叫我。”
“嗯。”
“咔哒”,牢门重新关上。何罄宗闭眼端坐在角落边的石床上,听到脚步声靠近,这才睁开眼睛。
“林大人是来看我的笑话的吧。”
“何大人。”牢房中有桌椅,林季安走上前坐下,“我们谈谈。”
“我觉得我们已经没什么可以谈的了,一切都如林大人所见一般。”
林季安开门见山道:“当初在县衙查账的时候,何大人早已经知道账簿的对不了,对吧。”
何罄宗冷哼一声:“若不是林大人执意要查到底,后面也许还没有这么多事。牢狱之灾,终究是大人自找的。”
“恐怕我就算不查,想必何大人也会给我安排一些‘牢狱之灾’,时间早晚的事情罢了。”
何罄宗终于看向林季安:“林大人似乎很有把握觉得我会这么做。”
林季安笑道:“难道不是吗?自我成为县令的那一刻,第一次来到衙里,何大人接见我的时候。”
何罄宗许久没有说话,直到外面又有一批玄武兵巡视而来,路过时发出的声音将此刻的沉静打破。
“我一介寒窗苦读近十多载,好不容易考取功名的普通人,从三山一路北上至繁城,原以为可以进官加爵,总有步入朝堂的那一日。却不曾想在这繁城县丞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差不多二十年,迎来送走的县令不少,没想到还能看见才及冠就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人。林府少爷,林相之子,就是这么容易。任凭我再怎么任劳任怨,也比不过达官显贵,我若是不恨你,谁来可怜我?”
林季安的手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但没有发出声音:“我的确能很轻易做到何大人这些年来需要费不少功夫才能完成的事情。达官显贵,我没办法反驳。但是论能力,我高你一筹,这也是我能坐到这里步入朝堂的原因,何大人需要知道这一点。”
“你……”何罄宗第一次见道这么直言不讳的林季安,一时哑口无言。
“我还得提醒何大人另一件事情,担心何大人忘记。”林季安收回手站起身,“锦昭二十三年,当时的繁城县丞奉命前往添州。”
何罄宗神色变了,他惊愕看向林季安。
“何大人需要记住那一条命,否则别说繁城县令,就算是繁城,你也未必能涉足。”
随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