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尽显其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却始终能以乐观之心笑对风雨。而在神话世界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同样有着对自由的强烈追求以及反抗不公的无畏精神。两者看似处于不同时空,却有着奇妙的精神呼应。就像苏东坡不甘于命运的摆弄,孙悟空又岂会满足于弼马温这等芝麻小官?闲话少叙,上文书说到孙悟空被封弼马温。
这“弼马温”一职设定精妙,灵感源自《齐民要术》记载的民间养马习俗:“系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吴承恩巧妙借用这一典故,安排孙悟空担任此职,为故事增添了诸多波澜。
起初,孙悟空对弼马温这个官职颇为满意,在御马监尽心尽力地待了半个多月。谁料,忽见武曲星君领着天兵闯进御马监,张口便要调拨天马,去办其他公事。大圣正饮着御酒,闻报只把金睛斜睨,纹丝不动,此举顿令对方恼羞成怒,两人当即口角。一番激烈的言语交锋后,孙悟空才如梦初醒,得知自己这个弼马温竟然是个没品阶、不入流的小官,品级低到了尘埃里。
这消息恰似火镰撞上火石,“轰”地引燃了悟空满腔怒火,但见他眼中凶光毕露,恶向胆边生,一脚狠狠踹翻身旁桌椅,紧接着从耳中掏出如意金箍棒。那金箍棒迎风一晃,霎时化作鹅卵粗细,被孙悟空稳稳攥在手中。此刻他已下定决心反出天庭。武曲星君见势不妙,慌忙逃离御马监,而御马监中的其他官员,更是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哪敢上前阻拦。就这样,孙悟空手持金箍棒,一路挥舞,气势汹汹奔向南天门。
曾有读者向我发问:“您说这书里怪了,怎么这些神仙都走南天门呢?孙悟空住在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在东边,可上天却走南天门,这不是绕远路了吗?”哈哈,这事儿吧,您就当一乐呵,听我给您说道说道。天庭想必和人间的城池一样,不同的门有着不同用途。作者写神话故事,也得参照现实生活。说不定这南天门,就是天庭日常最常用的出入口。你看,这会儿孙悟空要离开天庭,走的可不就是南天门嘛。
很快便到了南天门。只见南方增长天王率八名金刚力士和四十名金甲神人,严阵以待把守南天门。他们远远瞧见孙悟空手持大棒,气势汹汹地挥舞着冲过来。南方增长天王深知孙悟空的厉害,没敢上前阻拦,赶忙对手下的八名金刚力士和四十名金甲神人下令:“不必阻拦,他已是天庭正式编制内的员工,放他通行。”诸位且看,这半月有余孙悟空已名列仙籍,名登仙箓,成了正牌神仙,门口的守卫也就不再阻拦他。随着命令传下,孙悟空顺利反出天庭,出了南天门,径直朝着花果山飞去。幸亏南方增长天王明智没拦,不然就凭孙悟空手中那威力无穷的如意金箍棒,别说他一个南方增长天王,就算把四大天王都凑齐了,估计也难以招架孙悟空的凌厉攻势。
孙悟空反出天庭,直奔花果山。来到花果山的上空,他按下云头,俯瞰下方,不禁在心中暗暗赞叹:“真不错!”原来,他的四位老猴健将——马流二元帅、崩芭二将军,当真恪尽职守。孙悟空定睛细看,只见这四位老猴正带领着花果山中的猴子猴孙,以及七十二洞妖王,在花果山前井然有序地操练人马。
孙悟空见状大喜,按下云头,一个筋斗轻巧落地,高声呼喊:“孩子们,你家孙爷爷回来啦!”那声音洪亮,穿透山林,在花果山间回荡。
那帮猴子猴孙一眼瞧见孙悟空,顿时兴奋得叫嚷起来:“哎呦,大王回来了!”瞬间像汹涌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飞奔而来,将孙悟空团团围住。
一只浑身绒毛略显稚嫩的小猴,费力地从猴群缝隙中挤到前面,急切问道:“大王,您可算回来了,您这一去都十几年啦,上边到底啥样啊?”
孙悟空一听“十几年”,不禁仰头大笑起来:“哎,你们这数学可真不咋地,哈哈哈。平常那四只老猴光知道操练你们人马,也不教教文化课。俺老孙明明只在凌霄殿当了半月差,怎的你们却说已过十余春秋?”
这时,有只身形矫健、眼睛滴溜溜直转的机灵小猴,赶忙跳到一块凸起的石头上,高声解释:“哎呦,大王您有所不知,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呐!您去了半个多月,人间可不就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孙悟空一听,微微挑眉,心中暗自感慨:“嘿,想不到我这帮猴子猴孙还懂这天上地下的时间差别。”《西游记》中“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设定并非凭空而来,在诸多古籍中能寻得类似记载。像葛洪《神仙传》里提到“天上三日,人间千年”,那种时间跨度太过夸张,近乎荒诞,让人难以想象。但《西游记》的设定却别具一格,它与现实中的天文现象有着奇妙呼应。如今我们清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约需三百六十五日,这恰好是地球上的一年。从一个独特视角看,这就如同《西游记》里天上与地下的时间换算,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能将神话与现实巧妙关联,这也正是名著区别于一般神话读物的精妙所在。
这时,又有小猴接着好奇地问孙悟空:“大王,您这一去十几年,那天庭之上到底是啥风光啊?”
孙悟空大步迈向水帘洞,崩芭二将、马流二帅这四只老猴子,带着猴子猴孙前呼后拥,跟着孙悟空来到水帘洞洞府的深处,簇拥着孙悟空坐上美猴王的宝座。
一只老猴满怀期待地开口问道:“大王,快跟我们说说,此番上了天庭,那玉皇大帝封您做什么官啊?”
孙悟空一听,满脸不悦,没好气地说:“休要再提此事!那玉帝老儿,简直有眼无珠,不会用人!俺老孙有通天彻地的本领,他却只封我一个弼马温。”
小猴们一听,纷纷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问:“什么叫弼马温啊?”
孙悟空摆了摆手,解释道:“哎,跟你们说吧,这弼马温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品级低得很,说白了,就是给玉皇大帝养马的头儿,可把老孙给气坏了!”
这帮猴子猴孙一听,顿时群情激愤。
“大王!原以为您在天庭必得重用,怎料竟给安排这等职务。”一只小猴满脸失望地说。
“大王归来甚好!何必在天庭受那窝囊气,还是在咱这花果山当自由自在的大王舒坦。”另一只小猴连忙附和。
“在这花果山水帘洞,您就是老大,您说了算,我们大伙陪着您,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练兵就练兵,想游山就游山,多快活,您何必上天庭去给他们养马受那份气呢。哼,他们可真能想得出来!”又一只小猴挥舞着小拳头,义愤填膺地叫嚷。
孙悟空听完,不禁长叹一声。他为何叹气?“人皆好名”这四字足以解释。谁不盼着有个好名声?他自恃本领超凡,本想着上了天庭能获封极品大官,尽享风光,结果却只是个微不足道、整日与马打交道的弼马温。这恰恰表明,孙悟空终究难逃名利枷锁。所以诸位看《西游记》,从开书到现在,我多次跟大家分享,书中将孙悟空称作“心猿”。实际上,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实则象征着世人之心。众生之心,谁不好名,谁不好利?不是贪图虚名,就是一门心思追逐丰厚的利益。一旦这颗心深陷对名利的追逐,烦恼也就如影随形,可不是这样嘛!
世人总爱自寻烦恼。要我说,吃饭时就该好好吃饭,困了就踏踏实实睡觉,生活便能快快乐乐。可偏有些人不这样,端起饭碗,就嫌弃饭菜不合口味,嚷嚷着要水晶肘子、秘制肘子,红烧肘子也行,对素菜则满脸嫌弃,觉得没滋没味。穿衣服呢,不是毛料就看不上,生怕起褶子;睡觉又嫌床太硬,还不够宽敞、不够柔软。如此这般,内心永远难以安宁,恰似那上蹿下跳的猴子。而孙悟空,就象征着众生这颗难以安定、充满虚荣的心,也正因如此,才引出了后续诸多麻烦,直至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当然,这些都是后面的故事了,咱们慢慢来讲。
孙悟空听罢长叹一声,这声叹荡开满洞酒香,惊得烛火摇曳,其中三分怒、七分傲。
四老猴见状,连忙说道:“孩子们,来来来,给大王摆酒,让大王喝点酒解解闷。”没多会儿,酒宴就准备好了。一只老猴给孙悟空斟上一杯酒,说道:“大王,别想那些烦心事了,喝酒。”
孙悟空正欲饮酒,忽见小猴匆匆来报,禀报道:“大王,门外有两名独角鬼王,说要见您。”孙悟空一听“独角鬼王”,立刻放下酒杯,说道:“传我的话,让他们进殿。”
孙悟空一声令下,两名独角鬼王双手托着一件赭黄袍,低着头,迈着步子,跟着小猴子走进了花果山水帘洞。来到孙悟空的宝座前,他们“扑通”一声匍匐下拜,把赭黄袍恭恭敬敬地放在面前,说道:“我等早就听闻大王广招贤才,如今麾下已有七十二洞妖王听候调遣。我们二人一直想投奔大王,可惜一直没机会见到您。最近听说大王得入仙录、位列仙班,特意前来祝贺。”
孙悟空心里暗自琢磨:这消息传得可真够快的。我上天任职才不过半个多月,居然就有人知晓我位列仙班,还巴巴地赶来献礼。看来这“天庭公务员”的身份,哪怕再低微,也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哈哈哈。就我这芝麻大点儿的弼马温官职,这两个独角鬼王都跑来道贺献礼了。于是,他开口问道:“你二人找我所为何事?”
“大王,我们略表一点心意,献上赭黄袍一件。”说着,两名独角鬼王便把赭黄袍往前递了递。一只机灵的小猴子赶紧上前,双手托着赭黄袍来到孙悟空面前,“哗啦”一下将其展开。刹那间,众人眼前一亮,只见这赭黄袍工艺考究,掐金走线,以盘金绣技法织就五爪团龙纹样,袍身暗衬着象征尊贵的礼服十二章纹饰,尽显奢华大气。在人间,这般规制的袍子,唯有皇帝才有资格穿着。
孙悟空瞧着这袍子如此精美,不禁问道:“这袍子是送给俺老孙的?”
“没错,这是我俩的一点薄礼,还请大王笑纳。大王您既然已经位列仙班,在天庭担任什么官职呢?”
孙悟空抖了抖手中的袍子,说道:“要说这官职,你这件袍子可能送得有点亏了。不大,玉皇大帝封我做弼马温。”
两个独角鬼王满脸疑惑,追问道:“什么叫弼马温?”
“嗨,说白了,就是给玉皇大帝养马的马夫头儿。”
俩独角鬼王一听,心里顿时暗自懊悔:早知道是这么个小官,还不如送俩马鞭呢。可礼物都已经送出手了,收也收不回来了。只得说道:“呦,大王,就安排您养马?”
“可不是嘛,当初听玉皇大帝封我弼马温,我还挺高兴。在御马监那半个月,我把那些天马驯得服服帖帖,匹匹膘肥体壮。没承想武曲星君一来,话里话外尽是嘲讽,我这才晓得这弼马温竟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实在气不过,一怒之下就反出天庭,回咱花果山了!”孙悟空说起这段经历,脸上满是愤懑之色。
俩独角鬼王听了,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赶忙说道:“大王,您回花果山这决策太英明了!就凭您这身通天彻地的本事,给他们养马,简直是大材小用,太憋屈您了!依我二人愚见,大王您完全可以自封‘齐天大圣’,这名号多霸气,跟您的威风多般配!”
孙悟空一听,眼睛陡然瞪大,满脸惊讶:“什么?”
另一个独角鬼王赶紧赔着笑,补充道:“大王,您细想想,‘齐天大圣’,意味着与天齐平,跟天上那位玉皇大帝平起平坐呀!以您的能耐,担得起这响亮的名号!”嘿,这俩鬼王,溜须拍马的本事确实不小。
孙悟空听罢先是一怔,转念想通后仰天大笑:“嘿嘿嘿,哈哈哈,好名字!好一个‘齐天大圣’!俺老孙就做他个齐天大圣!来呀,速速给我准备一面大旗,上头就绣这‘齐天大圣’四个字!”说着,他转向一众猴子猴孙,高声喊道:“孩儿们听令!从今往后,莫要再叫我美猴王,也别喊什么大王了,统统改口,叫我齐天大圣!”
众猴闻言哪敢怠慢,当即齐刷刷跪倒一片,山呼海啸般高喊:“大圣!齐天大圣!”声浪滚滚,震得花果山漫山遍野的树叶簌簌作响。
正所谓猴多力量大,众猴立即着手操办。他们精心挑选了质地优良的杏黄缎子,这缎子底色本就带着精美盘金花纹。有猴子起初打算绣金字,可仔细一思量,在这底色上绣金字,反倒不够醒目。于是,擅长针线活的匠猴们巧用黑绒线,在这红飞似火焰的杏黄缎面上,精心绣出了“齐天大圣”四个大字,笔画粗壮,笔锋间透着豪迈气势。
花果山山顶,一座三丈高的旗杆稳稳竖了起来,杆身打磨得光滑平整,散发着木质特有的光泽。杆顶是明晃晃的葫芦金顶,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好似一颗璀璨的星辰。众猴子齐心协力,粗壮的猴臂紧紧拽着绳子,齐声呼喊着号子,那面大旗在号子声中缓缓升起。微风轻轻拂过,带着山林间特有的草木清香,大旗“扑噜噜”地舒展开来,烈烈飘扬。花果山头,“齐天大圣”四个大字以雄浑大气的笔触绣于其上,在日光下格外醒目耀眼,仿佛在向天地宣告孙悟空的不凡。孙悟空站在一旁,昂首挺胸,看着这场景,脸上乐开了花,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高高扬起,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他心里别提多舒坦了,暗自思忖:嗯,这回可算遂了俺老孙的心意!当下,齐天大圣便传下命令,大摆筵席,好好庆贺自己得了这威风八面的名号。一时间,花果山热闹非凡,猴子猴孙们纷纷忙碌起来,采摘鲜果、准备佳肴,整个花果山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之中。
孙悟空这边正热闹非凡,天庭那边却炸开了锅。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一路闯出南天门,这一幕被南方增长天王看得真真切切。虽说他没敢上前阻拦,可这等大事,怎敢隐瞒不报?再看武曲星君,亲眼目睹孙悟空踹翻桌案,舞动金箍棒大闹御马监,随后反出天庭。此刻,他丝毫不敢耽搁,急忙带着御马监的一众官员,匆匆奔赴凌霄宝殿,去面见玉皇大帝。到了殿内,武曲星君“扑通”一声,跪倒在龙书案前,高声道:“臣启万岁!”
玉皇大帝看向武曲星君,只见他上前禀报道:“万岁,那孙悟空嫌弃弼马温官职太小,如今已然反出天庭,下界去了。”
“居然还嫌官小!他本是自由之身初上天庭,封个小官让他慢慢历练便好,何必如此急躁,怎么就反出天庭了?”玉帝将须沉吟,丹墀下仙官们但见御案上琉璃盏微微震颤。
“万岁,他确实已经反出天庭了。”武曲星君话音刚落,南方增长天王带着八名金刚力士来到凌霄宝殿。
“万岁,那弼马温不知为何,闯出了南天门外。”南方增长天王上前奏报。
玉皇大帝手捻长髯,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个妖猴再次下界,不可不加以收服。众位卿家,谁愿意率领天兵下界降妖?”
话音刚落,武将队列中有两人大步迈出。
“万岁,末将不才,愿领一支人马,前往花果山前收服那妖孽。”
玉皇大帝坐在龙书案后,目光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出列的正是天庭武将中的托塔天王与哪吒三太子。
说起这托塔天王,倒有一番渊源——大家对《哪吒闹海》不陌生,之所以在此重提,是因中华文化
这“弼马温”一职设定精妙,灵感源自《齐民要术》记载的民间养马习俗:“系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吴承恩巧妙借用这一典故,安排孙悟空担任此职,为故事增添了诸多波澜。
起初,孙悟空对弼马温这个官职颇为满意,在御马监尽心尽力地待了半个多月。谁料,忽见武曲星君领着天兵闯进御马监,张口便要调拨天马,去办其他公事。大圣正饮着御酒,闻报只把金睛斜睨,纹丝不动,此举顿令对方恼羞成怒,两人当即口角。一番激烈的言语交锋后,孙悟空才如梦初醒,得知自己这个弼马温竟然是个没品阶、不入流的小官,品级低到了尘埃里。
这消息恰似火镰撞上火石,“轰”地引燃了悟空满腔怒火,但见他眼中凶光毕露,恶向胆边生,一脚狠狠踹翻身旁桌椅,紧接着从耳中掏出如意金箍棒。那金箍棒迎风一晃,霎时化作鹅卵粗细,被孙悟空稳稳攥在手中。此刻他已下定决心反出天庭。武曲星君见势不妙,慌忙逃离御马监,而御马监中的其他官员,更是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哪敢上前阻拦。就这样,孙悟空手持金箍棒,一路挥舞,气势汹汹奔向南天门。
曾有读者向我发问:“您说这书里怪了,怎么这些神仙都走南天门呢?孙悟空住在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在东边,可上天却走南天门,这不是绕远路了吗?”哈哈,这事儿吧,您就当一乐呵,听我给您说道说道。天庭想必和人间的城池一样,不同的门有着不同用途。作者写神话故事,也得参照现实生活。说不定这南天门,就是天庭日常最常用的出入口。你看,这会儿孙悟空要离开天庭,走的可不就是南天门嘛。
很快便到了南天门。只见南方增长天王率八名金刚力士和四十名金甲神人,严阵以待把守南天门。他们远远瞧见孙悟空手持大棒,气势汹汹地挥舞着冲过来。南方增长天王深知孙悟空的厉害,没敢上前阻拦,赶忙对手下的八名金刚力士和四十名金甲神人下令:“不必阻拦,他已是天庭正式编制内的员工,放他通行。”诸位且看,这半月有余孙悟空已名列仙籍,名登仙箓,成了正牌神仙,门口的守卫也就不再阻拦他。随着命令传下,孙悟空顺利反出天庭,出了南天门,径直朝着花果山飞去。幸亏南方增长天王明智没拦,不然就凭孙悟空手中那威力无穷的如意金箍棒,别说他一个南方增长天王,就算把四大天王都凑齐了,估计也难以招架孙悟空的凌厉攻势。
孙悟空反出天庭,直奔花果山。来到花果山的上空,他按下云头,俯瞰下方,不禁在心中暗暗赞叹:“真不错!”原来,他的四位老猴健将——马流二元帅、崩芭二将军,当真恪尽职守。孙悟空定睛细看,只见这四位老猴正带领着花果山中的猴子猴孙,以及七十二洞妖王,在花果山前井然有序地操练人马。
孙悟空见状大喜,按下云头,一个筋斗轻巧落地,高声呼喊:“孩子们,你家孙爷爷回来啦!”那声音洪亮,穿透山林,在花果山间回荡。
那帮猴子猴孙一眼瞧见孙悟空,顿时兴奋得叫嚷起来:“哎呦,大王回来了!”瞬间像汹涌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飞奔而来,将孙悟空团团围住。
一只浑身绒毛略显稚嫩的小猴,费力地从猴群缝隙中挤到前面,急切问道:“大王,您可算回来了,您这一去都十几年啦,上边到底啥样啊?”
孙悟空一听“十几年”,不禁仰头大笑起来:“哎,你们这数学可真不咋地,哈哈哈。平常那四只老猴光知道操练你们人马,也不教教文化课。俺老孙明明只在凌霄殿当了半月差,怎的你们却说已过十余春秋?”
这时,有只身形矫健、眼睛滴溜溜直转的机灵小猴,赶忙跳到一块凸起的石头上,高声解释:“哎呦,大王您有所不知,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呐!您去了半个多月,人间可不就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孙悟空一听,微微挑眉,心中暗自感慨:“嘿,想不到我这帮猴子猴孙还懂这天上地下的时间差别。”《西游记》中“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设定并非凭空而来,在诸多古籍中能寻得类似记载。像葛洪《神仙传》里提到“天上三日,人间千年”,那种时间跨度太过夸张,近乎荒诞,让人难以想象。但《西游记》的设定却别具一格,它与现实中的天文现象有着奇妙呼应。如今我们清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约需三百六十五日,这恰好是地球上的一年。从一个独特视角看,这就如同《西游记》里天上与地下的时间换算,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能将神话与现实巧妙关联,这也正是名著区别于一般神话读物的精妙所在。
这时,又有小猴接着好奇地问孙悟空:“大王,您这一去十几年,那天庭之上到底是啥风光啊?”
孙悟空大步迈向水帘洞,崩芭二将、马流二帅这四只老猴子,带着猴子猴孙前呼后拥,跟着孙悟空来到水帘洞洞府的深处,簇拥着孙悟空坐上美猴王的宝座。
一只老猴满怀期待地开口问道:“大王,快跟我们说说,此番上了天庭,那玉皇大帝封您做什么官啊?”
孙悟空一听,满脸不悦,没好气地说:“休要再提此事!那玉帝老儿,简直有眼无珠,不会用人!俺老孙有通天彻地的本领,他却只封我一个弼马温。”
小猴们一听,纷纷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问:“什么叫弼马温啊?”
孙悟空摆了摆手,解释道:“哎,跟你们说吧,这弼马温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品级低得很,说白了,就是给玉皇大帝养马的头儿,可把老孙给气坏了!”
这帮猴子猴孙一听,顿时群情激愤。
“大王!原以为您在天庭必得重用,怎料竟给安排这等职务。”一只小猴满脸失望地说。
“大王归来甚好!何必在天庭受那窝囊气,还是在咱这花果山当自由自在的大王舒坦。”另一只小猴连忙附和。
“在这花果山水帘洞,您就是老大,您说了算,我们大伙陪着您,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练兵就练兵,想游山就游山,多快活,您何必上天庭去给他们养马受那份气呢。哼,他们可真能想得出来!”又一只小猴挥舞着小拳头,义愤填膺地叫嚷。
孙悟空听完,不禁长叹一声。他为何叹气?“人皆好名”这四字足以解释。谁不盼着有个好名声?他自恃本领超凡,本想着上了天庭能获封极品大官,尽享风光,结果却只是个微不足道、整日与马打交道的弼马温。这恰恰表明,孙悟空终究难逃名利枷锁。所以诸位看《西游记》,从开书到现在,我多次跟大家分享,书中将孙悟空称作“心猿”。实际上,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实则象征着世人之心。众生之心,谁不好名,谁不好利?不是贪图虚名,就是一门心思追逐丰厚的利益。一旦这颗心深陷对名利的追逐,烦恼也就如影随形,可不是这样嘛!
世人总爱自寻烦恼。要我说,吃饭时就该好好吃饭,困了就踏踏实实睡觉,生活便能快快乐乐。可偏有些人不这样,端起饭碗,就嫌弃饭菜不合口味,嚷嚷着要水晶肘子、秘制肘子,红烧肘子也行,对素菜则满脸嫌弃,觉得没滋没味。穿衣服呢,不是毛料就看不上,生怕起褶子;睡觉又嫌床太硬,还不够宽敞、不够柔软。如此这般,内心永远难以安宁,恰似那上蹿下跳的猴子。而孙悟空,就象征着众生这颗难以安定、充满虚荣的心,也正因如此,才引出了后续诸多麻烦,直至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当然,这些都是后面的故事了,咱们慢慢来讲。
孙悟空听罢长叹一声,这声叹荡开满洞酒香,惊得烛火摇曳,其中三分怒、七分傲。
四老猴见状,连忙说道:“孩子们,来来来,给大王摆酒,让大王喝点酒解解闷。”没多会儿,酒宴就准备好了。一只老猴给孙悟空斟上一杯酒,说道:“大王,别想那些烦心事了,喝酒。”
孙悟空正欲饮酒,忽见小猴匆匆来报,禀报道:“大王,门外有两名独角鬼王,说要见您。”孙悟空一听“独角鬼王”,立刻放下酒杯,说道:“传我的话,让他们进殿。”
孙悟空一声令下,两名独角鬼王双手托着一件赭黄袍,低着头,迈着步子,跟着小猴子走进了花果山水帘洞。来到孙悟空的宝座前,他们“扑通”一声匍匐下拜,把赭黄袍恭恭敬敬地放在面前,说道:“我等早就听闻大王广招贤才,如今麾下已有七十二洞妖王听候调遣。我们二人一直想投奔大王,可惜一直没机会见到您。最近听说大王得入仙录、位列仙班,特意前来祝贺。”
孙悟空心里暗自琢磨:这消息传得可真够快的。我上天任职才不过半个多月,居然就有人知晓我位列仙班,还巴巴地赶来献礼。看来这“天庭公务员”的身份,哪怕再低微,也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哈哈哈。就我这芝麻大点儿的弼马温官职,这两个独角鬼王都跑来道贺献礼了。于是,他开口问道:“你二人找我所为何事?”
“大王,我们略表一点心意,献上赭黄袍一件。”说着,两名独角鬼王便把赭黄袍往前递了递。一只机灵的小猴子赶紧上前,双手托着赭黄袍来到孙悟空面前,“哗啦”一下将其展开。刹那间,众人眼前一亮,只见这赭黄袍工艺考究,掐金走线,以盘金绣技法织就五爪团龙纹样,袍身暗衬着象征尊贵的礼服十二章纹饰,尽显奢华大气。在人间,这般规制的袍子,唯有皇帝才有资格穿着。
孙悟空瞧着这袍子如此精美,不禁问道:“这袍子是送给俺老孙的?”
“没错,这是我俩的一点薄礼,还请大王笑纳。大王您既然已经位列仙班,在天庭担任什么官职呢?”
孙悟空抖了抖手中的袍子,说道:“要说这官职,你这件袍子可能送得有点亏了。不大,玉皇大帝封我做弼马温。”
两个独角鬼王满脸疑惑,追问道:“什么叫弼马温?”
“嗨,说白了,就是给玉皇大帝养马的马夫头儿。”
俩独角鬼王一听,心里顿时暗自懊悔:早知道是这么个小官,还不如送俩马鞭呢。可礼物都已经送出手了,收也收不回来了。只得说道:“呦,大王,就安排您养马?”
“可不是嘛,当初听玉皇大帝封我弼马温,我还挺高兴。在御马监那半个月,我把那些天马驯得服服帖帖,匹匹膘肥体壮。没承想武曲星君一来,话里话外尽是嘲讽,我这才晓得这弼马温竟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实在气不过,一怒之下就反出天庭,回咱花果山了!”孙悟空说起这段经历,脸上满是愤懑之色。
俩独角鬼王听了,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赶忙说道:“大王,您回花果山这决策太英明了!就凭您这身通天彻地的本事,给他们养马,简直是大材小用,太憋屈您了!依我二人愚见,大王您完全可以自封‘齐天大圣’,这名号多霸气,跟您的威风多般配!”
孙悟空一听,眼睛陡然瞪大,满脸惊讶:“什么?”
另一个独角鬼王赶紧赔着笑,补充道:“大王,您细想想,‘齐天大圣’,意味着与天齐平,跟天上那位玉皇大帝平起平坐呀!以您的能耐,担得起这响亮的名号!”嘿,这俩鬼王,溜须拍马的本事确实不小。
孙悟空听罢先是一怔,转念想通后仰天大笑:“嘿嘿嘿,哈哈哈,好名字!好一个‘齐天大圣’!俺老孙就做他个齐天大圣!来呀,速速给我准备一面大旗,上头就绣这‘齐天大圣’四个字!”说着,他转向一众猴子猴孙,高声喊道:“孩儿们听令!从今往后,莫要再叫我美猴王,也别喊什么大王了,统统改口,叫我齐天大圣!”
众猴闻言哪敢怠慢,当即齐刷刷跪倒一片,山呼海啸般高喊:“大圣!齐天大圣!”声浪滚滚,震得花果山漫山遍野的树叶簌簌作响。
正所谓猴多力量大,众猴立即着手操办。他们精心挑选了质地优良的杏黄缎子,这缎子底色本就带着精美盘金花纹。有猴子起初打算绣金字,可仔细一思量,在这底色上绣金字,反倒不够醒目。于是,擅长针线活的匠猴们巧用黑绒线,在这红飞似火焰的杏黄缎面上,精心绣出了“齐天大圣”四个大字,笔画粗壮,笔锋间透着豪迈气势。
花果山山顶,一座三丈高的旗杆稳稳竖了起来,杆身打磨得光滑平整,散发着木质特有的光泽。杆顶是明晃晃的葫芦金顶,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好似一颗璀璨的星辰。众猴子齐心协力,粗壮的猴臂紧紧拽着绳子,齐声呼喊着号子,那面大旗在号子声中缓缓升起。微风轻轻拂过,带着山林间特有的草木清香,大旗“扑噜噜”地舒展开来,烈烈飘扬。花果山头,“齐天大圣”四个大字以雄浑大气的笔触绣于其上,在日光下格外醒目耀眼,仿佛在向天地宣告孙悟空的不凡。孙悟空站在一旁,昂首挺胸,看着这场景,脸上乐开了花,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高高扬起,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他心里别提多舒坦了,暗自思忖:嗯,这回可算遂了俺老孙的心意!当下,齐天大圣便传下命令,大摆筵席,好好庆贺自己得了这威风八面的名号。一时间,花果山热闹非凡,猴子猴孙们纷纷忙碌起来,采摘鲜果、准备佳肴,整个花果山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之中。
孙悟空这边正热闹非凡,天庭那边却炸开了锅。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一路闯出南天门,这一幕被南方增长天王看得真真切切。虽说他没敢上前阻拦,可这等大事,怎敢隐瞒不报?再看武曲星君,亲眼目睹孙悟空踹翻桌案,舞动金箍棒大闹御马监,随后反出天庭。此刻,他丝毫不敢耽搁,急忙带着御马监的一众官员,匆匆奔赴凌霄宝殿,去面见玉皇大帝。到了殿内,武曲星君“扑通”一声,跪倒在龙书案前,高声道:“臣启万岁!”
玉皇大帝看向武曲星君,只见他上前禀报道:“万岁,那孙悟空嫌弃弼马温官职太小,如今已然反出天庭,下界去了。”
“居然还嫌官小!他本是自由之身初上天庭,封个小官让他慢慢历练便好,何必如此急躁,怎么就反出天庭了?”玉帝将须沉吟,丹墀下仙官们但见御案上琉璃盏微微震颤。
“万岁,他确实已经反出天庭了。”武曲星君话音刚落,南方增长天王带着八名金刚力士来到凌霄宝殿。
“万岁,那弼马温不知为何,闯出了南天门外。”南方增长天王上前奏报。
玉皇大帝手捻长髯,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个妖猴再次下界,不可不加以收服。众位卿家,谁愿意率领天兵下界降妖?”
话音刚落,武将队列中有两人大步迈出。
“万岁,末将不才,愿领一支人马,前往花果山前收服那妖孽。”
玉皇大帝坐在龙书案后,目光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出列的正是天庭武将中的托塔天王与哪吒三太子。
说起这托塔天王,倒有一番渊源——大家对《哪吒闹海》不陌生,之所以在此重提,是因中华文化
随机小说: